发布时间:2020-02-29 10:27
作者简介:
Tom同学,来自上海中学,一位安静内向、酷爱数学的IMO金牌得主,却在准备美国高校“综合性审阅”的文书和申请材料时犯了难,该如何运用这些来表现自己对于数学的热爱、坚持和天赋,打动招生官呢?
17年夏天申请季伊始,他带着这份困惑找到了峰越,将近半年的时间里,在峰越外方顾问精准的个性化定位、文书面试辅导和中方服务团队严密的申请流程把关推动下,通过主文书,副文书,活动列表,论文摘要,个人经历概述及面试环节,完美呈现其独特的个人品牌,成为今年早申请大战中唯一叩开了麻省理工学院(MIT)大门的上海学生。
本文系峰越学员T同学在收到OFFER之后的原创心路分享。
Tom同学
TOEFL:116 SAT:1550+
上海中学
录取麻省理工学院
US News No.5
申请之战就像解开一道数学难题
用对公式才能事半功倍
困顿中初识峰越
SAT 1550+、托福 116、 获得过IMO金牌、发表过数学论文……尽管有这一系列看似光鲜的个人经历,但我在申请中也曾面临过巨大的困难。
17年8月从Sumac回来以后,我终于开始了申请的大头:文书写作。这时我才发现,除了数学我难以写出其他有意思的经历。事实上,我的主文书初稿就是我一次数学研究的经历(但得到的反馈并不理想,所以被否决了)。
8月13号,我的申请主文书进度仍停在零,全家都很着急。这个时候,我母亲的朋友向我们推荐了峰越。第一次来到峰越,我与几位外籍顾问分别进行了视频交流,他们有着不同的风格特点,其中首席顾问诺亚先生严谨的思维与坦诚的个性,与我的数学头脑和性格非常合拍。美国前招生官的身份,以及丰富的申学指导经验也让我感到信任。于是,我和峰越的合作开始了。
Tom同学代表中国参加IMO比赛
亮眼文书
=
多元视角+个人特质+完美呈现
诺亚先生与我的第一次文书谈话就让我豁然开朗。之前由于一些顾虑,我和爸妈都认为文书应该尽量避免学术话题。诺亚先生在我们的第一次文书沟通中就一语中的地指出,主文书就应该写自己最想让招生官知道的特质。对我来说,这一点毫无疑问是对数学的热爱。通过描写我对数学的追求呈现出“我的谁”?于是,主文书的主题就这样确定了。
但我却又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问题:虽然我知道我很热爱数学,但真正提笔写的时候却很难让别人理解这种热爱。为此,我和我的外籍顾问以及中方文书顾问老师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Brainstorm session,他们细致地聆听了我很多关于数学和生活的经历、看法、思考。最后,我们用一个比喻巧妙地解决这个问题----这后来成了我文书的亮点之一。
类似的事情同样发生在了MIT文书的写作中:我热爱科学拥有众多的奖项,但科学之外,我的其它社会活动经历就相对零散,如何写出自己对社区做的贡献,需要惊天动地的大事么?这个问题从我注册MIT账号开始,就一直困扰着我。为了解答我的这个困惑,峰越的中方老师在波士顿参加8月份美国申学年会的时候,特意还请教了MIT招生办主任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。又是经过我与峰越顾问老师们的一次次讨论、碰撞,发掘出我这方面的个人特色。两位老师的挖掘能力和引导能力深深令我佩服。
当然,确定大体思路以后文书也少不了一次次的修改、打磨。诺亚先生的效率简直惊人:
完美面试
=
个性闪光点+技巧+训练
面试也是我遇到的难题之一,一开始我是一个很安静的人,长期的静坐学习使我的沟通能力较为薄弱。峰越的老师们在第一次见面时就发现了这个问题。他们一方面让我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仪态方面的不足,另一方面也给我安排面试辅导。每次辅导,峰越的老师都会抛出若干个面试常见的问题。他会从我的回答中找出我可以反映我闪光点的材料,并教我如何唤起面试官的兴趣,适当引导话题展现自己所长。充足的准备使得我在面试的时候信心满满,和面试官轻松交流,展现了自己的特质,自己感觉相当满意。
Tom同学的MIT录取通知书
接到MIT录取通知的那一刻,我内心的感觉是狂喜的:毕竟MIT是我的梦校。然而我收获的绝不仅是一封录取通知书,半年多的申请过程,让我收获了足以受益终身的经验和成长。
最后,由衷感谢峰越的各位老师们!
临近今天微信推送前
我们又收到了牛津大学给Tom发来的入学Offer
再次祝贺他!
上一篇:留美这条路,选择和努力同样重要
美国留学申请材料及条件有哪些?
2021-07-27 11:32
美国留学择校这些误区一定要避免
2021-07-27 09:20
美研申请有哪些加分项?
2021-07-24 14:32
2021美国研究生申请要注意什么?
2021-07-24 14:22
申请美国艺术类院校要怎么准备?
2021-07-22 09:32
美国有哪些大学提供双录取?
2021-07-21 11:59